《人生大事》:直面中国人“讳莫如深”的大事
《人生大事》给出一种答案。上映第3天,票房冲击两个亿,好口碑还在不断发酵,《人生大事》有望成为2022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这是青年导演刘江江的第一部电影长片,也是青年导演韩延第一次担任监制。如果你熟悉韩延的作品,一定会在里面发现熟悉又陌生的味道:依然是严肃主题、轻盈表达,却有着不一样的烟火气。究竟何为“人生大事”?为何让人笑中带泪?两位青年电影人在思考表达什么?韩延向记者讲述了《人生大事》的前前后后。“它跟我想得很不一样”《人生大事》讲了一个特别的故事: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 饰)遭遇种种人生不顺,在遇到孤儿武小文(杨恩又 饰)后,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并从此做出改变。“最打动我的是这个故事。”韩延说,这个特别的职业,这个独特的题材,这组相互温暖的人物关系,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人生大事》的导演、编剧刘江江,原来是一名电视台记者,莫三妹的职业是他熟悉的,这个题材是他有表达欲的。刘江江的家族中有两位亲人从事殡葬行业,他的文艺启蒙甚至是从一场葬礼开始。后来进入电视台工作,刘江江依然观察记录着这个行业。韩延在拍摄《送你一朵小红花》期间知道了这个题材。他一直想策划关于临终关怀的电影项目,《人生大事》让他眼前一亮。第一次看刘江江的剧本,韩延的直观感受是:“它跟我想得很不一样”。“有一句话,所有的伤在死亡面前都是擦伤,也就是所谓的‘人生除死无大事’。我原想,它应该是沉重而悲观的,刘江江却用了一种轻松豁达的方式来讲。本能告诉我,这个题材应该是温暖治愈的,能给人带来激励。这让我产生了兴趣,觉得应该帮他做些什么。”接下来,韩延成了“导演可以商量的人”,他把《人生大事》当做自己的电影来创作,与刘江江一起琢磨如何改剧本、选演员、抓细节、把控影片的整体风格,也加入不少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对生命的思考。葬礼不仅是一个人告别世界的最后时刻,也能折射一个人的兴衰荣誉、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人生大事》以六场葬礼贯穿,以武小文的儿童视角来观察人生百态,人情冷暖皆融于此。有的故事情节,乍看颇为荒诞,细琢磨又十分真实。比如,有一位大爷找到莫三妹,请他为自己办一场“皇帝”般的葬礼。莫三妹和他的朋友们,以及临时找来的各路“群演”,搭了戏台、穿上戏服、卖力地哭,“戏”到高潮,老人的儿女找上门来,一场荒诞戏草草收尾。原来,老人的儿女为了拆迁费吵到不可开交,这个老父亲早已被他们遗忘。为自己办葬礼,是老人苦涩的诀别。这荒诞里的沉重让人深思。在韩延看来,“生活本来就充满戏剧性,甚至超越了戏剧的戏剧性。”他们所做的是,把生活炼成戏,用戏照亮生活。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