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节目,不是由观看的人数决定的
“历史和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辙印与硕果。”
文/陈佳俊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地关注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
还记得张国立老师在《国家宝藏》的开场说“我们是个年轻的节目,有多年轻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而已。”
也就是上下五千年而已。
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也只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才能孕育。
最近又有一款“专门为上历史课打瞌睡的观众量身定做”的节目播出了。
《博物奇妙夜》
作为国内首档实景文博类脱口秀节目,《博物奇妙夜》第一季为了讲述中国的历史,精选了国内几个重要的历史景点。
北魏最繁荣时期的丝路起点大同: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
汉唐丝绸之路起点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
xa0
新时代一带一路起点北京:故宫清明上河图3.0特展。
xa0
最后回到马未都先生创立的观复博物馆。
5月28日,孙茜也在自己的微博晒出一组文物古迹的照片并发文表示:
“今天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拍博物奇妙夜 ,一档特别有意思的文化节目…更让人难忘的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感受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历史瑰宝,真让人叹为观止。如果可以,真希望能在这里多逛几天。”
xa0
显然也是其中一期的嘉宾。
xa0
除了每期不同的特邀嘉宾,节目的固定嘉宾分别是观复博物馆的创始人马未都和演员王劲松。
马爷。
熟悉古玩、收藏的观众一定不陌生。
xa0
很多综艺节目,尤其是收藏类的节目上时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同时马爷也有自己的脱口秀节目。
xa0
稳重、有阅历是马爷给人的第一感觉,听他聊天就像是在听一个长辈慢慢地讲着故事。
xa0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xa0
说的就是马爷。
王劲松。
实力派演员,饰演过很多优秀的角色,《琅琊榜》里言侯爷让人印象深刻。
话说一个演员怎么会来这档节目呢?
xa0
一是形象,王劲松老师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儒雅,这一点和节目主讲历史的氛围非常契合。
xa0
二是声音,这一点相信看过《声临其境》的观众一定领略过王老师深厚的表演功底和迷人的声线。
xa0
节目一开始就是王劲松老师娓娓道来的介绍声音。
xa0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由北魏时期的皇室倾全国之力开凿而成,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
xa0
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xa0
第一期节目主题为“云冈入耳”。
讲的是云冈石窟的第十二窟,也称“乐窟”,被誉为“石头上的音乐舞蹈之花”。
生动映射了当时北魏宫廷的舞乐盛况。
既然讲的是音乐,自然要请一些音乐方面的嘉宾。
最近网上有一段视频挺火。
xa0
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一位音乐大师用一把五弦琵琶演奏了数种乐器,古琴、大鼓、响板、吉他......
风格也是横贯东西,中国、印度、阿拉伯、日本、欧美。
许多人直呼:“大师,跪了”!
就连人民日报都称赞“神仙弹琴”。
xa0
这位音乐艺术家就是方锦龙老师,这次也来到了节目做客。
除此以外还有一位美女嘉宾是来自藏族的歌手阿兰·达瓦卓玛。
曾经演唱过电视剧《花千骨》的主题曲《千古》。
四个人围坐在景区旁的桌边,沏一杯好茶,惬意地聊着历史。
大家结合自身的职业及喜好,从各自的角度讲述了云冈之美,分析了云冈石窟的艺术风格和历史故事。xa0
xa0
马爷负责讲故事,奠定基调;王劲松负责展开话题,把控节奏;方锦龙老师在需要的时候展示专业的音乐技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阿兰姑娘除了听故事,也时不时唱一嗓子,优美动听,锦上添花。
xa0
这么文静又涨知识的节目怎么能不让人喜欢。
经常旅游的观众应该清楚,想要迅速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去当地的博物馆是最好的办法。
节目开头,王劲松老师首先提出来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我们进入到一个博物馆里,应该关注什么,应该去体会什么?
xa0
马未都老师用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收起手上拍照的手机,想象自己同古人生活在同一时期,用心去观看、去感受他们的处境才能更好地意识到历史的魅力。
xa0
说起我们现在基本不离手的手机,再结合这次的主题,不禁想到那时候的人可没有录音机。
现在聊古代的音乐,只能看,不能听。
可以说是现代人最大的遗憾。
古人玩音乐讲究“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xa0
简单说就是弦乐比不上管乐,管乐比不上人用身体发出的声音。
xa0
带丝的乐器制作复杂,竹管简单很多,但仍比不上不用任何载体的人声。
大道至简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方锦龙老师先随手摘下一片树叶就吹起了曲子,玩到兴头上,竟然用自己的脸皮示范了怎么发出肉声。
虽说古时候推崇人声,但大多数人玩音乐依旧是靠乐器。
云冈石窟的壁画上就记载着1500多年前人们使用的各种各样的乐器,其中阿兰提到自己平时练习的二胡在那时候还没有出现。
xa0
可见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造成这种特点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一种包容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xa0
视频里提到的五弦琵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xa0
如果有学琵琶的同学一定了解,现在的琵琶基本都是四弦的,五弦琵琶之前一直是日本特有的一种乐器。
xa0
可通过云冈石窟上的雕像我们得知其实早在15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开始使用这种五弦琵琶,日本的五弦琵琶就是那时候流传过去的。
可惜的是我们却逐渐流失了自己的文化。
古时候五弦就是一种单独的乐器,为了区别其他乐器,雕像上还特地划了五条线,那时候琵琶也不是用手指弹奏,而是用拨子。
白居易《琵琶行》里的“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说的就是这种演奏方式。
方锦龙先生之所以能用一把五弦琵琶演奏出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乐器就是因为这种五弦琵琶的制作受到了很多外来文化乐器的影响。
简单说五弦琵琶就是个混血儿。
xa0
短短的演奏,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看完节目后很多观众表示要“抛弃吉他,改学琵琶了”。
除了聊故事、玩乐器,擅长收藏马老师也不忘带来的自己的藏品。xa0
一个唐代的佛铃。
xa0
摇响的刹那,清脆悠扬,绕梁不绝,仿佛穿越了数千年的时光,听到了唐代的声音。
xa0
那一刻,任何人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面前都是渺小的。
xa0
历史不仅让我们骄傲,也让我们学会了敬畏。
《博物奇妙夜》这档节目,6月19号正式上线,可以预见观看的人数不会太多。
xa0
目前豆瓣评分9.3分,只有400多个人看,虽不如央视的节目那么宏大,但贵在精巧。
类似的节目很多,像理想国出品的《一千零一夜》,《局部》等等。
xa0
真正好的节目,不是由观看的人数,网络的热度决定的。
xa0
历史和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辙印与硕果。
xa0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能够有人愿意去做一部沉淀下来的文化节目,是一些观众的幸运。
xa0
推 荐 阅 读
期待你分享到朋友圈
加小编微信dypc5252,进电影爬虫用户交流群
获取及时的电影资讯,独到的观点,线下活动信息
还有更多福利哦~
ಠᴗಠ
你不zan,我不zan,作者不写了怎么办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