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的需要脑补其他故事吗?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能让人有如此大的想象空间。电影其实不复杂,只是讲述了两个版本的故事而已。有趣的是观众们却能自己脑补出第三、第四、第五。。。甚至更多版本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过于天马行空,很难让人取信,所以无论是日本的两个调查员,还是后面的这个作家,听完后都不相信,所以才有第二个故事,但当他们听完第二个故事后,觉得太残酷,他们都表示喜欢第一个故事,这里需要特别注意这个用词“喜欢”,派并没有问作家相信哪个故事,而是问他喜欢哪个故事,其实派心里也清楚得很,第一个故事太过荒诞。为了逃避现实,派穷尽了一个十七岁少年的见识与想象,编织了第一个故事,这样的故事有漏洞当然是再正常不过了。很多人之所以脑补出第三、第四、第五个故事,主要有两个原因:
1、他们都冤枉了厨子。
2、他们本末倒置,用第二个故事(实体)去套第一个故事(虚影),却发现好像怎么都套不上。
譬如说船难后救生艇上那只老鼠,派没有交代老鼠代表了谁?于是人们结合了派在暴风雨的晚上跑到甲板上去的情节,加上派事后回忆说的那句话“我永远失去了阿南蒂”,从而推断那只老鼠就是派的女朋友,派偷偷把女朋友带上了船,并且一起上了救生艇,最终还把女朋友吃掉了。又譬如说电影第二个故事讲到,厨子杀死派的母亲为什么不把尸体留下来?竟然把派的母亲扔下海里喂鲨鱼去了,这不是浪费吗?于是人们觉得派这里是说了谎的。又因为派的父亲从小瘸腿,而第一个故事里的斑马是摔断了腿,因此联想到斑马代表的可能是派的父亲,当派、母亲、父亲都在船上的时候,派的哥哥又怎么可能不在呢?于是鬣狗理所当然的就是派的哥哥了。那就得出了一个更可怕的结论,派的哥哥杀死了父亲吃了,然后又杀死了母亲,最后派杀死哥哥。这样派吃了母亲,吃了哥哥,吃了女朋友。这个脑补真够骇人听闻的,我们有一句俗语说得好“虎毒不吃子”,如果按上述这种脑补,这电影还值得拿来讨论吗?从电影里的两个日本调查员和最后采访派的作家的反应来看,都觉得派的第二个故事已经是匪夷所思了,所以他们都愿意向外界讲述第一个故事。而很多人却觉得派的第二个故事还不够,还脑补出更无下限的剧情来,我也是醉了。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