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好作品需要一点超越世俗的东西
暌违两年,青年作家双雪涛的新书终于浮出水面。继《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之后,新书《猎人》收录其近作11篇,主要写于2018年,是双雪涛过去一年思维的轴心体现。2016年开始,双雪涛的小说创作集《平原上的摩西》《天吾手记》《聋哑时代》与《飞行家》接连出版,本本惊艳。行至2018年,双雪涛无疑已是当下中国迅速崛起的小说家中,最引人注目的之一。新作《猎人》不同于以往强烈的东北地域气息,在创作题材、叙事方式上都更为开阔、自由。双雪涛书写北方小城、民国历史、北京生活……十一个故事,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时空感受、气氛节奏截然不同。如同十一个房间,形态各异的人在其中游走攀爬,时间脉络从民国的北平,贯穿到2018年的当下以及充满科幻感的未来。不变的是诗性的文字,灵动的意象,他依旧书写普通人——大学刚刚毕业的三线城市电视台实习生;找不到戏拍、在家赋闲的五流演员;会写长句子、一直找不到合适自己做的事情的不知名作家……他们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平凡人,是找不到出路的失意者,是困在过去的软弱的人,怀着隐秘的欲望,又怀有敬畏和慈悲。“我看了看他们,想从头到尾再捋顺一次,发现已经没有了力气,原来我在写他们的时候已经把我所有力气都用完了,以至于我现在无法谈论他们,正在遗忘他们。”双雪涛如是说。2018年这一年中发生了不少事情,从“人大作家班”毕业,从文学之外,到奔入文学之中,双雪涛自称“一向不怎么忧愁”,但这一年,他学会了忧愁,也学会了“心神不宁、六神无主、无可奈何、人各有命”。双雪涛说:“如果过去的小说像是一个车工倚着车床的作品,那这些小说就像是农民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的麦子,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写作至今,我把自己写成了麦客。”割完了麦子,遗留下来的麦茬还能为下一季粮食的根系创造肥沃的生长空间。只要麦子还能不断生长,对麦客来说就是好事。小说也是一样。这一年的双雪涛变得更加沉稳。他对南都记者说,写作最大的变化是速度,他渐渐把速度放慢下来,明白了作家不能生硬地走到人群里,而要静下心来,观察时代的精神,更关键的是,要有安静的心态,抛开个人的得失。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