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重明》《孤舟》到《雪迷宫》:平台剧集分销为何成新常态?
近期,平台剧集分销的现象愈发普遍,多个热门剧集在开播前便已被分销至其他平台,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谍战剧《孤舟》,这部由姜伟监制、曾舜晞、张颂文、陈都灵主演的重磅剧集,本是爱奇艺的自制作品,却选择了与其他平台共享播出权,令人不禁疑惑:为何这些重点项目不再坚持独播?
与《孤舟》类似,张艺谋监制的《雪迷宫》也传出被优酷分销至咪咕视频的消息,而优酷另一部大剧《前途无量》也被分销给了爱奇艺。这样的操作背后,是否意味着平台对这些剧集缺乏信心?在传统观念中,分销剧往往代表着平台对该剧的前景存疑,但这样的判断并不全面。
剧集分销背后存在多种合作形式,如版权分摊、版权分销和版权置换。其中,版权分摊多见于广电系统自制或行业公司制作的剧集,而版权置换则更为少见,是平台在分销采购不划算的情况下,用手中已有的版权进行资源交换。不过,最为普遍的还是版权分销。
分销的逻辑
在当前“降本增效”的行业大背景下,各大平台对于非头部剧集逐渐采取开放态度,通过分销来分摊制作成本,拓宽营收渠道。这种策略不仅限于国内平台之间,还包括向海外流媒体售卖版权、改编权等方式,进一步丰富了版权的变现路径。
从采购方平台的角度来看,分销剧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其他平台的定制、自制剧有较强的兴趣,认为该剧有可能成为爆款;二是为了填补某一类型内容的空缺,而选择性价比高的非头部剧集。在这种情况下,分销不仅是平台间的合作,更是对版权收益的强烈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之间的版权分销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20年前后,行业就经历过一波分销潮,当时,平台之间也有过多次版权置换和分销合作。而如今,随着制作能力的提升,各大平台在剧集制作上的差异逐渐缩小,这种版权分销的趋势更加明显。
分销的影响与挑战
尽管分销能够改善平台的财政状况,并增加剧集的曝光度,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例如,联播平台之间可能会因剧集流量展开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和内耗。此外,热度不高的剧集在分销后,很难达到预期的1+1>2的效果。
然而,对于观众而言,分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无需同时购买多个会员,就能在不同平台观看自己喜欢的剧集。在长视频市场进入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分销无疑是一个明智的策略,也可以视为平台之间的“抱团取暖”。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剧集分销或将成为平台运营中的一种常态化选择。未来,这种模式能否在观众、平台和制作方之间实现真正的共赢,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