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潜伏》和《风筝》放在一起,两部谍战剧的差距就出来了
2009年,《潜伏》在四大卫视同时开播,首播收视率破8,火势一塌糊涂。此后,它完成了飞天、白玉兰、金鹰三大电视剧奖的大满贯,这一记录至今无人撼动。就连赵本山和冯巩也在春晚的舞台上争相玩“潜伏梗”,演员们挤破了头,想演一部谍战剧来提升咖位。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潜伏》以自己的力量,开启了谍战剧的盛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悬崖》、《黎明前》、《红色》等高质量的谍战剧不断涌现,但很难复制《潜伏》的盛况。直到2017年《风筝》出现。这是一部几乎胎死腹中的剧:因各种原因被雪藏四年,经过多次删减、重新配音后,才能播出。
但真正征服观众,让它堪比《潜伏》的不是过审版,而是网上流传的51集“送审版”。有人评论说:这是迄今为止最高的谍战剧;很多人认为从构思和格局上看,《风筝》完全是《潜伏》的plus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这两部剧谁更高的争议的结论。
今天我们抛开两部剧的光环祝福,客观理性地谈谈,这两部剧的区别在哪里?先说《潜伏》《潜伏》的原著是一部短篇小说,只有一万多字。更不用说改编成电视剧了,即使改编成电影,厚度也要小一些。面对艰巨的改编工作,导演兼编剧姜伟花了整整十个月的时间,将原著小说向外拓展,向内深耕,升华为40万字。
与小说相比,扩展后的剧本以A面B面的形式呈现出更完整、更丰富的潜伏故事。《潜伏》的A面,是一场险峻的谍战。其实《潜伏》的谍战套路并不新鲜,很多手法都是老一代“玩剩下的”。例如:余则成和翠萍假扮夫妻,有《永不消失的电波》、《羊城暗哨》等老电影的影子;
于则成在天津站使用的离间计,1979年的电影《保密局的枪声》早已被使用。更不用说纠察内鬼、假传情报、调虎离山,这些都是谍战题材的基操。但《潜伏》强大的是将这些老梗融为一体,开辟新的角度玩套路。例如;将过去谍战剧中帅男靓女的特工搭配,变成小眼睛“狠人”孙红雷和大大咧咧的“村妇”姚晨;
例如:查内鬼,做成天黑请闭上眼睛的剧本杀游戏,一波不平一波又起,鹿死谁手不得而知。30集的篇幅,每一集都以悬念开始,以新的悬念结束,堪称制造悬念的大型教科书。在细节上,它是草蛇灰线,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设置在背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第二集翠萍带来的手榴弹,最终成为翠萍逃跑的法宝;第六集翠萍心血来潮的鸡窝,在最后一集被余则用来隐藏特务的潜伏名单;第七集余则成了关于梦话的闲聊,到十三集成了营救左蓝的暗语。看似漫不经心的闲笔,其实伏脉千里,编剧功底立见。
《潜伏》的B面,是一部切皮入骨的现实生活剧。抛开你死我活的谍战不谈,整部剧也可以称之为“余则成升职记”。同事和上下级之间的人情世故让人感到悲伤。背靠吴站长这棵大树,再加上戴老板的赏识,积极社交的余则成,在天津站混得八面玲珑。
与同事相处,余则成主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乐趣无穷”。反杀马奎,暗杀陆桥山,智斗李涯,余则成了一招扮猪吃老虎,打死了所有的竞争对手。满腹算盘的吴站长,似乎是余则成play的一部分,其实是办公室修罗场的最大赢家。嘴里骂着“天津站是个婊子,谁都能用”,其实对天津站的各种明争暗斗都很清楚:都是千年狐狸,跟我玩聊斋还是有点嫩。在吴站长的人生守则中,人不为己,天杀地灭,明哲保身是最好的选择。
搜视网,中国专业的电视直播节目导航(EPG)网站,提供最新电视直播节目表、卫视直播节目单,最新电视剧分集剧情介绍,演员表以及电影、电视剧、最新电视剧、最火电视剧、综艺视频聚合在线观看。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