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缥缈录》小舟戏份惹争议,编剧江南甩锅:这段我没写
《九州缥缈录》最近被吐槽不断,评分走低,主要是这两点:一是对阿苏勒过多着墨于他受困狂血之症以及长时间失忆,导致形同虚设;二是后半部偏重了小舟戏份,主次不分。
诚然,小舟的人设非常讨喜,演员陈昊宇更是把一个聪慧、善良的小舟塑造的无可挑剔,如果天启故事独立成篇,小舟作为主角,这条故事线是精彩的。但是把这条线作为重点放在整个缥缈录里就是一种突兀的跑题感,重心偏移后,骨架失衡,遑论整体性与全局。
最初追看《九州缥缈录》,一部分是原著粉,一部分是久闻原作者江南大名的路人,凭着宣传中的鸿篇巨制,也定是要看看九州风云里的纵横捭阖是何等大手笔。
称作大手笔毫不夸张,就连作家阿来推荐原著《九州缥缈录》时都称:这是一部创作态度非常严谨的奇幻佳作,作者在写一部能站得住和留下来的作品,非常难得。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度李敬泽也称:江南笔下的九州世界天马行空,其中回荡着我民族独特文化记忆的流风遗韵。这部作品足可以与《冰与火之歌》、《指环王》相颉颃……
对原著来说,专家权威点评,读者反馈,都给予作品高度评价。可是在改编成剧时,同样是江南亲自操刀,何以出现如此不良效果?
对此,江南微博上有过解释:
这段文字揭晓了一段幕后隐情,也就自然了解了小舟的戏份何以在全剧显得突兀。原来这一段并非出自江南之手,而是其他两位编剧的另行创作。这样看来似乎有谅可原。反正小舟还是可爱的,也因此吸了一大批粉,就这么看下去吧。
上文提到专家对原著的高度赞扬,阿来也用“创作态度非常严谨”来对江南点赞。可对于改编后的这部剧来说,观众已经看不到江南态度的严谨,反而成了甩锅高手。虽然他是从大家喜欢小舟的角度来披露这个人物存在的始末,但实际上他正是看到了整部剧问题的核心所在,从而曝出实情。那是否能理解为江南的意思是因为小舟的设置影响了全剧效果,其实与自己无关呢?
要知道江南是总编剧,更何况是他自己放置了十来年的作品。就如同精心养大的宝贝女儿,如此草率的就嫁了还是有些寒心。
细细想来,写作是一件很自我的事儿。改编成剧则完全不同,其中的商业行为会导致太多的力不从心或事与愿违。也看得出,江南接连出任他两部作品《九州缥缈录》和《上海堡垒》的编剧,也都相应出现问题。同时,在商业活动增加以后,对他的连载也出现影响。说明写书和改剧的差别还是有点大的,毕竟价值体现方式与途径都不完全一样。
(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