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雷佳音:张小敬是我争取来的
雷佳音是当下非常罕见的在专业性和娱乐性之间游刃有余的男艺人,特别是他在最近播出的《长安十二时辰》里演的张小敬,形象入木三分,让人惊艳。
5日上午,雷佳音接受了媒体专访。走进采访间,面对“长枪短炮”,雷佳音露出标志性的“憨萌”微笑,“受人关注感觉真好啊。”有记者问到他跟易烊千玺合作的感受,他故意自嘲:“又问千玺?今天的采访之后就是全问千玺了对不对?”当他在采访中说完“我喜欢千玺,是因为那么有才华的一个孩子,在生活中像一个平常人一样”,突然话锋一转:“你们不会以这句为标题吧——《雷佳音说千玺特别平常》”……人气爆棚的感受虽然已经传导到雷佳音身上,但他显然还是坚持做原来的自己,嬉皮笑脸抵不过戏比天大——采访中北京青年报记者才知道,张小敬是他拿命搏下来的,“我曾经以为这是我的最后一部戏了。”
用雷佳音自己的话说,《我的前半生》之后,他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为何在雪片般飞来的剧本中选择了“张小敬”作为“上台阶”之作?导演曹盾前一天接受采访时说,《长安十二时辰》是他“求”雷佳音来演的,雷佳音却说,“真实故事不是这样的,”
原来,本来剧组找雷佳音演的是《长安十二时辰》的另一个角色,他看到剧本后,“一眼中意张小敬”。“古装剧基本都是大女主,男性题材先不说故事怎么讲,大都是帝王将相,要么就是架空玄幻,由小朋友来演的那类角色。‘张小敬’很少见。而且大家当时对雷佳音的了解,是生活中一个嘻嘻哈哈的人,而我想告诉观众,我还有大家不知道的一面,因此一直在寻觅一个人狠话不多的角色。刚好遇到了张小敬。”
雷佳音记得,当时他跟曹盾约在一个大饭店见面,“那种觉得应该点好多好菜的大饭店,但我俩就一人点了一碗油泼面。唯一的难点是,曹盾希望我进组前拿出一两个月培训动作,我时间上做不到,就说我正在拍电影,能不能电影拍摄之余每天拿出两个小时培训,他说可以。这事就定下来了。”
话不多的张小敬在剧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台词是“你对长安有用”,“有用”,作为张小敬的价值观外化,在雷佳音看来是这个非典型英雄的重要表现。“张小敬这个英雄形象不传统,就在于他的实用性,能丰满还原一个人的形象。完美、高大全、力挽狂澜的英雄很多见,我是一个不太有这类英雄情结的人。我所喜欢的英雄,是父亲带着女儿挤地铁,父亲为女儿撑伞,这种平民的、父爱的形象能打动我。当张小敬符合立体复杂的人的形象,我就对他感兴趣。”
接到这个角色后,雷佳音私底下做了大量功课。“看小说人人都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个野兽,但我觉得张小敬不应该是表面化的野兽,反而是平淡、坦然的男人形象,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高仓健,把能找到的高仓健所有的电影又重新看了一遍。后来又看了三船敏郎的电影,那种纯外化的野兽型,最后把他们糅合在一起,变成张小敬。”
雷佳音第一集出狱吃水盆羊肉那场戏,精彩传神,逗乐了观众也带火了长安美食。说起那场戏,雷佳音也很难忘,“确实是戏来了。”他回忆那是自己进组后拍的第一场文戏,拿了剧本在屋里待了三四个小时,反复琢磨“张小敬该怎么吃这碗羊肉,该怎么说话才像张小敬”,而让他印象更深刻的是,自己跟导演之间的信任也是通过这碗水盆羊肉建立起来的。
“演员和导演形成默契是需要一步步来的,我想在第一天就告诉导演,我是一个还挺会演戏的演员,也希望导演能信任我。那水盆羊肉一吃完,哇的喊了一嗓子,导演空了三四秒钟才说,过!我就知道他相信我了。”
有了高仓健和水盆羊肉助力,文戏对雷佳音来说都在可控范围,《长安十二时辰》最让他刻骨铭心的还是异常危险的打戏。凶险到什么程度?雷佳音说,拍摄期间,自己光医院就去了4家,两个替身分别都休克过;片场每天都往外抬人。最后一场武戏,张小敬从马车底下钻过去,一个替身说“我替佳音哥上”,一上去脸划开,抬下去了;动作导演说“我钻马车”,把牙磕掉了……一天“废”了三个替身,“‘长安’再多拍一天,连替身都没得用了。”杀青时,雷佳音在微信群里郑重留言,“谢谢各位兄弟,护雷佳音周全。”说到这他有点激动,“当时真的以为这是自己最后一个戏了。”
虽然雷佳音说,“长安”之后他不太想拍动作戏了,但留在心中的骄傲是,这部戏95%的打戏自己扛了下来,杀青前,动作组做了组服,所有动作组员的名字都印在后背,“我是唯一一个名列其中的演员。”
(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