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郭心刚的历史原型是谁?目睹北洋军阀卖国,愤怒到吐血
《觉醒年代》第二十七集中,北大学生郭心刚一夜未归,白兰、邓中夏等三名同学到处寻找未果。最后,三人发现郭心刚独自坐在河边,面容憔悴,竟然一夜白头。
三人把郭心刚扶回学校,见到陈独秀和李大钊。郭心刚向陈独秀倾诉自己心中的苦闷,原来郭心刚的父亲是清朝登州总兵章高元手下的将领。一八九七年,德国东亚舰队司令狄克立克斯攻打青岛,郭父奋起抵抗,却被满清朝廷革职。郭父临死前嘱托郭心刚,青岛是在自己手上弄丢的,将来若能收回的话,一定不要忘了到坟前去祭拜他。郭心刚不明白,如今德国战败,中国身为战胜国,却为何依然收不回青岛。
陈独秀告诉郭心刚,光难过是没有用的,他拿出自己连夜写的三篇文章,让白兰念给大家听。李大钊也说:帝国主义政府靠不住,中国的封建政府也靠不住。这个时候,我们只有站出来,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国家。郭心刚等人似乎有点明白了,忙向两位先生请教,自己该怎么做。
陈独秀拍案怒吼:“行动起来,坚决抵制那个无耻的和约!绝不能让北洋政府在那个荒唐的和约上签字!”他鼓励郭心刚一定要坚信,通过大家的努力,父亲的遗愿必定会实现!《觉醒年代》剧中,郭心刚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从剧中介绍的情况来看,郭心刚的历史原型应该就是“五四”时期殉难的青年烈士郭钦光。
郭钦光是海南文昌县人,原名郭书鹏,字步程。郭钦光之父名叫郭诗祝,是文昌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世代以务农为生。在这一点上,与《觉醒年代》剧中郭心刚的家世还是略有区别的。郭钦光自幼聪明好学,口齿伶俐,颇得父兄喜爱。而郭钦光也不负他们所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广州初级师范学校。
郭钦光为人刚烈正直,他曾两次因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卖国行径,激愤到呕血不已的地步。1915年,袁世凯悍然称帝,并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出卖国家主权和尊严。消息传出后,全国一片哗然,郭钦光与同学们一起走出校门,抗议袁世凯的卖国行径。他们在广州市的东园召开国耻大会,郭钦光主动登台演说,声讨军阀政府的无耻罪行。他大声疾呼,号召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推翻卖国贼掌握的政府。郭钦光说到激愤之处,竟致于当场呕血,令在场的广大群众无不由衷感佩。这也是郭钦光第一次因为北洋军阀的无耻卖国行径而呕血。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