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气之子》到《姜子牙》,舍一人救苍生的价值观是对是错?
《姜子牙》将观众定位在八岁以上的人群,整部作品的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黑暗、压抑、冰冷,作品中的文戏要远远多过于武戏。影片所要凸显的价值观确实也不太适合儿童观看。在《姜子牙》中,可以看到被黑化的元始天尊,被洗白的苏妲己,英雄式的申公豹,以及敢于质疑封神榜的姜太公。
《姜子牙》颠覆了人们对于封神故事的理解,以另外一个角度向人们展示了封神大战背后的阴谋,这样的黑暗题材可以说非常大胆和激进。《姜子牙》所要凸显的价值观注定了《姜子牙》避免不了争议。
尤其是《姜子牙》中天尊推崇的“舍一人而救苍生”的理念更是引起了很多粉丝的讨论。那么,“舍一人而救苍生”的价值观究竟有没有错?一起来看看吧。
01《姜子牙》突破自我,敢于质疑的精神值得歌颂
在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中,全书写的都是关于武王伐纣的故事。原作中的主要中心思想是为了表现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毋庸置疑,在原作中,神仙们是反暴政的代表,是正义的化身,这也是当代人对于封神故事的传统认知。
但是在《姜子牙》中,身为主角的姜子牙却敢于去质疑封神大战背后的阴谋,敢于质疑无人敢质疑的元始天尊,宁可舍弃众神之长的位置也要追寻真相。尤其在得知小九和九尾妖狐之间的宿命锁是被原始天尊强加上去的时候,姜子牙更是决定和神仙们斗到底。这种敢于质疑,敢于跳出众神之长的位置做自己的神的精神,自然是值得称赞和歌颂。
02但是,姜子牙追求绝对公平的做法却饱受争议
在影片中,姜子牙对元始天尊一直保持着质疑的态度,而天尊对此的解释是,舍弃一人,便可拯救天下苍生。当然,天尊如此说是有私心的,毕竟天尊是为了统领三界,让人类和妖族两败俱伤。但是,姜子牙质疑的并非是天尊是否有私心,而是质疑天尊“舍一人而救苍生”的做法究竟有没有错。
“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纵,不可不救”,“若连一人都救不了,该如何救苍生?”,“愿天下再无不公”等等,都可以体现出姜子牙追求绝对公平。而绝对公平真的存在吗?很显然是不存在。在一人和苍生之间,姜子牙最终选择了救一人,这才导致了电影中的九尾再次乱世。
03《姜子牙》的价值观让人想起了《大鱼海棠》和《天气之子》
其实“舍一人而救苍生”的这种价值观争议不仅仅体现在《姜子牙》中,在日漫大电影《天气之子》与国漫“三大”中的《大鱼海棠》里皆有体现。《天气之子》中的晴女阳菜和《姜子牙》中的小九十分相似,阳菜是被动成为上天的祭品,只有牺牲阳菜,天气才会转晴,世界才不会被大雨倾倒,被海水淹没。
而小九的前世是苏妲己,她也只是一个无辜的少女,但却被选中成为开启封神大战的钥匙。阳菜和小九的命运可以说都是被安排好的。只不过,阳菜和森岛帆高最终选择了自己,任由世界被大雨倾倒。影片所凸显的价值观便是突破世俗道德绑架的桎梏,舍弃所谓“个人英雄主义”的现世价值观。
但是妲己就没有那么幸运,她终究还是成为了神仙们封神棋局中的弃子,成为了神仙们荣登封神榜的牺牲品。而在《大鱼海棠》中,同样也有相似的桥段,椿对鲲的报恩导致了椿所在的村子被洪水淹没,椿的做法同样会引起人们的争议。但不同的是,椿的行为完全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而妲己却没有办法去主导自己的命运。
04“舍一人而救苍生”的做法到底有没有错?
回归到本文的主题,“舍一人而救苍生”的做法到底有没有错?这还需要看当事人自己的抉择。如果是像《天气之子》中的阳菜和《姜子牙》中的苏妲己,她们是完全有权利去决定自己的命运,因为她们并不欠这个世界什么。
人是天生的“利己主义”,在利益或者是生死面前,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想着去牺牲他人,为自己赢得荣耀或者利益,再将自己与同样的利益群体或者团体进行捆绑,将“利己主义”伪装成“道德主义”,并美其名曰“个人英雄”。
但其实对于被牺牲的“英雄”来说,他们纵然心里有一千个不愿意成为牺牲品,在庞大的“利益集团”面前也是徒劳的。
而姜子牙的“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纵,不可不救”,“愿世间再无不公”等价值观便是对现世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他最终踏碎了天梯,斩断了世间与神界的最后一把“宿命锁”,哪怕是被关进渡劫城,也要为这世间留下真正的公平与正义。
05从《天气之子》到《姜子牙》,反映的是人性的觉醒
不管是《天气之子》还是《姜子牙》,这样大胆的主题构思都避免不了争议,但是作者却从中看到了主创们在价值观凸显上的进步。《姜子牙》一直以来都被粉丝们认为是偏向暗黑的价值观架构,但在作者看来,《姜子牙》是对当代年轻人世俗麻木的当头棒喝,也是对当代年轻人反抗精神的褒奖。
作为今年最受期待的国漫大电影,《姜子牙》一直被认为是叫座不叫好,但其实如果去深挖作品想要凸显的价值观,《姜子牙》真的不差,因为没有争议的电影不是好电影,没有思考的作品不是好作品。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