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电视栏目 娱乐资讯 节目表 手游
人与自然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1994

  《人与自然》开播于1994年5月11日。栏目宗旨是“讴歌生命,关注环境。”栏目内容定位是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rnrn  《人与自然》是融欣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栏目,雅俗共赏,思想和文化品位很高,所以受到男女老少和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的喜爱。  rnrnrn

鸭绿江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无论什么样的江河都是由一点点、一滴滴的水汇聚而成的,鸭绿江也是如此。鸭绿江古称马訾水,据《汉书》记载,马訾水西北入盐滩水,西南至西安平入海,鸭绿江这个名字是从公元八世纪中叶开始使用的。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写道:马訾水一名鸭绿江,水源处东北靺鞨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

中国工夫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19

rn  《中国工夫》是一档聚焦中国工程技术突围的系列纪录片,由西瓜视频联合小虫影视出品。本系列风格以接地气和精良制作见长,由《圆珠笔突围》《铁轨寻针》《锁住反应堆的人》等7个篇章的内容构成。这是一组关于逆风前进的故事,主人公是一群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奋进突围的工程师。不管社会怎样浮躁,不管舆论如何褒贬,工程师一直很少参与外界话语。他们只是埋头苦干。因为他们很少抬头,导致我们常常会忘记,是他们在推动着我们“日积跬步,以至千里”。rn

逃出鬼門關:獸口餘生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05

格雷克霍德华和皮特普林斯顿为非洲津巴布韦的一个野狗保护区工作,同时,格雷克霍德华还是一个飞行员,他驾驶飞机观察整个保护区。但是在一次巡视过程中,格雷克的飞机失去了控制,坠落在荒无人烟的荒漠中。他的腿骨折了,而且还失血过多,他必须强忍着疼痛,用胳膊肘爬地,一步一步身前爬行。情势十分危急,周围的动物随时会要了他的命,死亡从四面八方袭来,没有一丝被拯救的希望。他究竟如何逃脱险境?

门捷列夫很忙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20

rn  《门捷列夫很忙》将以发明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为动画形象,把看似触不可及的各种元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带给观众对构成宇宙万物、人体自身、乃至身边每一件物品的元素的全新认识。rn

大自然怪现象第一季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12

克里斯帕克漢姆帶領我們前往地球上最詭異的自然現象所在地講述駭人驚聞事件背後的真相。自然有時會很可愛、可怕或驚人,但正如克里斯帕克漢姆在這两集節目中所發現的一樣。你將前所未有地看到自然還能產生最讓人敬畏、驚訝以及嘆為觀止的景觀:包括荷蘭一輛被毛毛蟲繭包住的車;德國的爆炸蟾蜍;天上掉下的魚還有將雪梨刮成紅色的暴風。觀看了原始腳本、咨詢過目擊者和科學家後,克里斯揭開了地球上一些最奇異、神秘的自然奇跡背後的真相,並對前因後果做出了解釋。

人间世第一季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16

  《人间世》是一场以医院为拍摄原点,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选择、通过全景化的纪实拍摄,抓取一般观众无法看到的真实场景,还原真实的医患生态,人性化展现医患关系、全民参与、全民讨论的电视新闻纪录片。希望通过观察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标本,反应社会变革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艰难前行,通过换位思考和善意的表达,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rn

大自然的建筑师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10

就像人类需要盖房子来住一样,自然界里的大大小小动物们,大家也都会筑巢穴或盖个家、建个窝,来繁殖后代和安身立命。由韩国KBS电视台制作,共三集系列纪录片「大自然的建筑师」(Wildlife Architects),将放大自然界的微小空间,前进动物生物们的家,看看它们伟大的手艺,是如何DIY盖出设计精巧的巢穴,让人类刮目相看。
如同精致的建筑创作一样,小鸟、蚂蚁..等大自然的建筑师们,充满科学性和艺术性,节目中还会以人类建筑学的角度,剖析各种动物巢穴中,所秘密隐藏的进化,还有防守和战略功能的设计。
第一集:令人惊奇的动物建筑家
第二集:巢穴-几何学、建筑美学的精髓
第三集:巢穴的建筑学

美丽星球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10

  美丽星球系列纪录片共两季20集,每集约50-60分钟的内容将为我们展示地球上那些奇妙的地方。 rnrn  第一季(10集)介绍了欧洲和南美区域,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由自然与文化糅合而成的绘卷。 rnrn  第二季(10集)介绍地球上那些奇妙的地方,尤其是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迹。主要集中介绍欧洲。 rnrn  美好的城市掠影将带着观众走进千里之外的国度,生动的图像也会带您走进它的历史之中。 rnrn  温故知新,寓教于乐,以这样的方式,来认识我们精彩的地球吧。rn

地球起源第二季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10

rn  地球起源(HOW THE EARTH WAS MADE)系列将带我们环游地球,向我们揭示地球形成的地质过程。这一系列每集并不连续,每集选取一个独立的地点,向我们讲述这一地方现在的形貌是如何在经历了千万年的地质变化后形成的——是板块碰撞、火山爆发还是冰山的磨蚀?地质的形成过程,与我们如今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但由于漫长的岁月却变得扑朔迷离。利用各种遗留的线索、地质学家发现的证据,这一系列将要追溯至千年之前,探究缓慢却强大的造地运动是如何形成我们今天的世界的。 rn

王国维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11

由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省海宁市政府联合摄制的15集大型文化纪录片《王国维》2011年10月底开始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如诗的语言,精美的画面,精彩的点评,向观众展示了国学大师王国维多舛的人生轨迹、坚韧的笃学精神和辉煌的学术成就,尤其展现了他的戏曲艺术造诣和贡献。
王国维1877年出生在浙江海宁盐官镇,这座钱塘江畔的千年古城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无论是雨天的墨盒,风中的香炉,卖花声里的长巷,风雪迷离的石板桥,都会在某个时间凝成一枕幽梦。王国维先生的念旧已近乎偏执;故乡海宁山中的花,江岸上的牛马,垂柳夹岩的清溪,村舍门前的飞燕草等等,无不如此牵人肚肠。如今,城郭如故,明月依旧,王国维的戏剧之魂又落在何方”,这样的文字如一首悠扬隽永的诗和动听的歌,诠释着后学对一代文化巨人的理解。
用情景复活人物性格
总导演楼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除了三张照片,一套文选,两本传记,我们能找到的王国维的资料,少之又少。”而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半年的拍摄制作,辗转海宁、杭州、苏州、天津、宁波、上海、北京和日本等地,采访了20余位专家学者,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立体饱满的文学巨子。“老实如火腿般”的性格是世人对王国维的印象,第二集《少年怀远》告诉观众其实这并不是王国维本来、唯一或最初的形象,年轻时的王国维不仅经常与好友聚会研学、踏青游玩,而且与大多数同龄青年人一样壮怀激烈、纵论四海。
作为总撰稿的曾凡华多次担任电视剧编剧、大型纪录片撰稿,他研读了所有能找到的王国维的资料和文集之后才谨慎提笔。纪录片以探寻1927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之谜开篇,将先生50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故事浓缩成200分钟娓娓道来。为了将先生的形象生动立体地展现,导演采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复活了“王国维”。观众可以跟随作品一起追寻先生的足迹,漫步钱塘江畔,泛舟江南小镇,信步苏州园林,徘徊上海滩,远赴扶桑避难,北上京城就职……无论是书斋里伏案著书,还是清华园讲学论道,紫禁城南书房行走,昆明湖边踟蹰,导演根据幸存的照片还原的这个体形消瘦、长衫马褂、戴着眼镜、扎有长辫的成年王国维形象,外貌和神韵上都具有大师风范。扮演者盛伟说:“演王国维更注重内心的表白,而不仅仅是外表的相似。”
作品根据史实丰富了人物性格,“复活”了童年和少年的王国维。童年的王国维每天除了在私塾学堂接受古板的传统应试教育之外,晚上还要面临父亲王乃誉的严苛督导温习功课,“每深夜不辍”, 经过名师严父八个寒暑的悉心教诲,王国维在16岁时即考取了秀才,走出海宁县城到首府杭州参加乡试。第一次来到杭城的他并不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而是拿出儿时积攒的压岁钱,走进书店平生第一次购买了自己的书籍,一套与“时文绳墨”不搭界的“前四史”,并如饥似渴般地阅读起来。《史记》叙事的宏阔、《汉书》议论之精当、《三国志》人物之鲜活,让他如醉如痴。以至于他后来将此定为他平生读书的开端。或许正是因为对考据、金石的热情和兴致以及对西学的向往,导致其后来科举失利。之后王国维赴上海求职谋生,虽然只是在《时务报》馆里主职抄写、校对等书记员的工作,但是能直接濡染新学之风尚,已经让王国维深感欣慰,并有幸结识了其后学术上的提携者和合作者罗振玉,开启了长达30年的交往。导演用电视镜头告诉观众,虽然3岁丧母,父亲严苛,童年王国维还是有活泼天性的一面,从小浸淫忠勇思想的少年王国维也曾激扬青春,这更加吸引我们去探寻先生日趋阴郁最终走上自沉之路的缘由。
借助资料展示学术成就
总策划林毅认为,红学研究成果是王国维的学术高峰。在《红楼忆梦》一节中,导演借助资料进行有创意的展示,借助越剧电影《红楼梦》“黛玉葬花”选段,引入王国维对红楼的评述,表现他的学术成就。画面借用86版电视剧《红楼梦》“宝黛初会”、“共读西厢”、“赠帕定情”等场景表现宝黛爱情,主题曲《枉凝眉》作为配乐的主旋律,营造了浓郁氛围。
王国维研究红学,多与昆曲《牡丹亭》进行比较分析。为拓展这一思想脉络,导演采用了三种形式表现杜柳之恋:一是让昆曲演员在花园里演绎,并用朦胧虚化的手法营造梦幻效果;二是借用青春版的《牡丹亭》演出画面,从空荡荡的古戏台切入,慢慢叠加幻化出舞台演出的画面,仿佛一段难以忘怀的观戏记忆;三是用中国画手法勾勒杜丽娘和柳生的形象,并用动画的方式赋予其生命。多管齐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意境悠远,可见导演心思之机巧缜密。
生于动荡变革年代的王国维,不仅遭受时局的困扰,而且遭遇童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的多重家变,生活困顿窘迫。心情低落压抑的王国维却在独学之路上奋勇前行,仿佛沉溺于学术研究是他解脱心理苦闷的一剂良药。《宋元戏曲考》这部戏曲学巨著,正是王国维寓居日本时完成的。这段日子,王国维靠着罗振玉的资助勉强生活,同时他还开始了甲骨文的研究。1916年正月初二,旅居日本三年的王国维总算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剧烈的颠簸使王国维呕吐不止。稍有好转后,王国维就手不释卷,在船舱里考释出三个甲骨文字。这些都在纪录片中得到体现。
王国维的学术研究涉及文学、哲学、美学、曲学等多个领域。《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等是其学术高峰。导演采访了多个领域的专家来对王国维各方面的学术经典进行剖析解读。“‘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最核心的词学理论,既是哲学的思辨,也是美学的命题”。“《红楼梦评论》第一次用哲学和美学的思想解释这部书。他提出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说《红楼梦》是一个大悲剧,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他把悲剧美学的这种思想,引入到中国古典的研究当中。”“《宋元戏曲考》是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戏剧下了一个经典定义。”“合歌舞以演故事者。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犀利精辟,道出了这些著作的地位和作用。无怪乎梁启超先生称王国维“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郭沫若也盛赞王国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诗画般精心制作画面
本片采用了高清拍摄,强调构图、色彩的把握,画面唯美,波光潋滟的昆明湖、汹涌澎湃的钱塘潮、柔美秀丽的西湖、玲珑精致的苏州园林、辉煌雄伟的紫禁城,如画般展现眼前。导演用大量空镜头表现情景交融的词的意境。《人间词话》二集中大量收录了王国维对历代词家、词作的精辟点评。他的一些赞评“寥寥数语”,给创作者以想象发挥的空间。诗意的充溢和境界的扩大,有了再创作的激情。于是,我们看到了广袤无垠的草原、巍峨耸立的雪山、变幻莫测的云彩、悠然自得的牛羊、艳丽如血的夕阳……
片头制作精巧,通过1904年苏州《红楼评论》、1908年北京《人间词话》、1913年日本《宋元戏曲考》、1923年北京《观堂集林》、1925年清华《古史新证》等几个时间点几处地点几本著作,以园林、紫禁城、富士山、清华门等画面为背景清晰勾勒出了王国维的人生轨迹。王国维在中国国学史和戏曲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和怀念。先生自沉后两年,清华国学院师生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学者,请梁思成设计,募款修造了“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立于清华园内,同为国学大师的陈寅恪撰写了碑文。总导演楼建军邀请书法家沈鹏为本片题写片名时,沈先生回信道:“书王国维三字,颇有惶恐。”沈先生为他人题字时都落款“沈鹏题”而此次却以“沈鹏书”落款,一字之差,崇敬之情跃然纸上。
动荡的时局、谋生的艰辛、东渡避难的苍凉、挚友的绝交、失去亲人的伤痛如钱塘潮水般裹挟着王国维悲剧的人生,他留下的学术著作却熠熠生辉,影响深远。可以说,这部文化纪录片是王国维的一曲人生颂歌,也是其学术典籍的一次生动解读。就让画面定格在先生纪念碑前,让我们如荧屏中这位小姑娘一样,诚挚地献上鲜花,向先生孜孜以求、不随世俗的学术精神和精益求精、不甘平庸的学术风范致敬。

绝地寻宝猎人第一季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13

  全美各地的地底深藏许多极具历史价值的宝物,正等着被发掘,从失落的传家之宝到战场遗物都有。这些人正是以此为业,绰号「班主」的提姆和「乔治王」乔治,是一对厉害的废弃金属探测寻宝猎人,也是有抱负的历史学家,他们有着感染力十足的热诚和幽默感,正在寻找庞大的宝藏,就像找到撒克逊宝藏的幸运英国人一样。他们以自己的行话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让挖土寻宝成为有趣的冒险。

非洲杀人蜂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这是一只非洲蜜蜂蜂后在险恶环境中努力生存的故事。她必须确保自己的生存,保护皇室血脉,并且摧毁任何敌对的王位觊觎者。这位小小的暴君指挥着一只光荣的蜜蜂军队,它们收集和储藏她宝贵的蜂蜜。不过自然母亲严酷的条件总是不断给它们带来挑战。然而这只蜂后并不是肯尼亚平原上的唯一皇族。庞大的大象也在寻找落脚地。他们是否能够和谐共生?

江右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13

该片全景式展现了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豫章文化、书院文化、客家文化、陶瓷文化等赣文化。
《江右》历时近2年走遍了南昌、九江、宜春、抚州、吉安、赣州、上饶、景德镇等江西全省9个地市的20多个县区,捕捉江西浩淼的人文自然景观,汇集赣鄱大地的特色风光。
该片还寻访了江西名人图谱里的点睛人物,藉由人物视角穿越时空,拼贴细节,还原历史,涉及题材包括文化艺术、地理、宗教、建筑、生活环境以及民族意识等,穿越了诸多学科领域。

野性比利牛斯山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14

本纪录片展现了比利牛斯山优美的自然风光,特别是当地的各种野生动物。

中国石窟走廊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20

rn  地处丝绸之路黄金地带的甘肃,是全国石窟群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全省共有大小石窟群205座,数量居全国第一。中国四大石窟,甘肃占了一半。中国十大佛像,甘肃也占半壁江山。中国内地开凿最早的石窟群,几乎都集中在甘肃三千里丝路古道上。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流碰撞,诞生了独一无二的敦煌石窟艺术和凉州造像模式。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分《石窟鼻祖》《敦煌丹青》《东方微笑》《国家宝藏》4集,聚焦凉州石窟群、敦煌石窟群、天水石窟群、陇东石窟群,并向西上溯至新疆克孜尔石窟,向东延伸到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在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时空坐标上,探寻中国石窟的来龙去脉,展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全过程,彰显甘肃作为中国石窟鼻祖的重要历史地位,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中华文化自信的依据与历史的荣光。rnrn

五禽戏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20

rn  五禽戏是神医华佗根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形态,结合中华中医理论以及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原理编创而成的仿生导引功法,流传至今已有千年,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五禽戏各传承人甘于奉献,为发扬传承五禽戏付出极大努力。rn

新丝绸之路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06

  《新丝绸之路》是中日两国国家广播电视机构在新世纪之初的重要合作项目。25年前,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在中国的纪录片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多人是从该片中真正了解了中国的西部地区和这条在世界史上赫赫有名的古代商道,曾经在日本等国掀起了一股了解中国的热潮,对中国西北部的开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拍摄的《新丝绸之路》不再是丝绸古道沿线的纪实报道,而是选择了丝路沿线的楼兰古城遗址、和田、敦煌等10处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地点进行深度挖掘报道,每个地点各自成章。摄制组在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地奔波数万公里,走访了瑞典、英国、俄国、德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获得了当年西方探险家的日记和路线图等珍贵资料,拍摄了一些从未公开过的文物及许多新的考古发现。rn

BBC 西洋艺术史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05

第一集:后中古时期 The Late Medieval World
中古世纪时,欧洲最有势力的组织就是教会。当时教会在社会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同时也对当时的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许多艺术家都是负责制作教会手稿的画家。他们全心描绘宗教主题,沿用古老的艺术手法,传达出净化人心的主旨。乔托、范艾克、波提伽利等人的作品都是此时期的杰作;不过在中世纪晚期,艺术面临重大变革,这股新兴风潮将导致16世纪的文艺复兴全盛时期。
第二集:文艺复兴时期 A Renaissance Education
西方世界在脱离中古世纪后,西方艺术也迈入新纪元。15世纪末,是西方艺术史上最辉煌年代的开端。1500年代左右,艺术家开始受到"天才"般的敬重,他们得创造出哥德中前所未有的杰作。其中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婓尔、提普及达文西等,都受到宗教等人士的赞助,展开了一项野心勃勃的计画。"文艺复兴"这个字的意义就是重生,也就是重现罗马和希腊的古典世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反抗学术、哲学等教条,发展了以"人"为中心思想,这一些艺术家以崭新的角度观察世界,创作出人类前所未有的杰作。而『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后的晚餐』、『圣母昇天日』等名作即为他们留给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
第三集:巴洛克时期 The Baroque
巴洛克时期始於1600年代,约在1715年结束。"巴洛克"这个字用来描述和古典及文艺复兴艺术相反的东西。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的艺术首重和谐、平衡及比例,但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却恰恰相反,那时期的艺术家喜爱斜角取线,充满戏剧性和热情。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活动主要提倡整体圆满,所以巴洛克时期的作品看起来更充满动感。巴洛克艺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多样化,此时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画家;如卡瓦拉乔和林布兰特,还有像卡拉西等画家及贝里尼等雕塑家。
第四集:洛可可及新古典时期 From Rococo to Revolution
洛可可时期和新古典时期的画作是本及的主题。"洛可可"这个字的来源代表的是"华美的装饰"。他沿袭了巴洛克时期的技术和风格,但表达的更私蜜、更强烈的感情,作品中充满了感官上的喜悦。新古典主义的起源可以回溯十八世纪前半,他们反对洛可可的装饰风格,追求的是一种新的简约艺术风。他们深受所谓的"古代艺术的简约沉稳风格"所啟发。新古典主义的色彩运用较为谨慎,线条十分简洁,降低了色彩的运用,似乎是将知性至於感性之前的艺术风格,主题线条鲜明,背景则很简约。本集中霍加斯、华鐸及盖兹波洛的作品将近入眼帘。
第五集:浪漫主义时期 Romanticism
1789年都被认为是现代思潮的开端,当然在艺术方面也不例外。法国大革命开啟了艺术史上的新页,在这段期间艺术家创造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佳作,我们将这段时间统称为浪漫时期。浪漫时期的作品不仅要美观、和谐、注重比例,另一方面更力图呈现出历史和自然的壮阔。
浪漫主义的核心就是个人主义,而感情则成为浪漫主义表现的重点。当时表现个人的感情比表现群眾的反应还更重要,所以浪漫主义首重的是自画像及情感,所以浪漫主义紧接着新古典主义兴起,代表了感情压倒了理性。在康斯塔伯及哥雅等人作品中,我们可以一见古典画风逐渐褪去后、充满浓厚浪漫画风的杰作。
第六集:印象派及后印象派时期
印象派及后印象派,是19世纪下半兴起於法国巴黎艺术的流派,这一群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不同於当时的学院派艺术的作品,他们的画风更加自由、色彩更丰富。
印象派兴起的部分原因,乃因新古典主义盛行50年后,已变的太古板、太学院派了;而浪漫主义又太过於沉溺在个人的内心世界。印象派的艺术家想要记录下来的,是人们肉眼看见的外在世界。这个时期的另外一项重大成就,就是色彩的运用及视觉的呈现,在结合了以上这些因素后,印象派大师塞尚、秀拉一一在画坛扬名立万,而莫内的『睡莲』及梵谷的『向日葵』更是此时期不世出的杰作。西方艺术史上又进入新的里程碑。

Wedding House Season 1 暂无片源

总体评分

2010 d

1 2 3 4 5 6 7 100

关于搜视网  |  招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诉  |  合作伙伴  |  EPG数据服务  |  帮助中心  |  最近更新  |  最新专题

© tvsou.com [蒙ICP备2024020983号-1]